来源:京广航影视人气:125更新:2025-08-18 01:20:05
暑期档下半场还有惊喜。
被业界称为近十年最佳动作片的《捕风追影》意外成为市场焦点。这部影片凭借着高密度的动作场面、资深演员的突破性表演,以及一系列精准触达年轻观众的宣发动作,在竞争激烈的档期中刷出不小存在感。
在内容频频失灵、宣发疑似失效的如今,电影市场的每一次“超预期”都显得格外可贵。而《捕风追影》的走红,不仅带来了切实的市场反响,也是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案例——一个品质过硬、前期热度不足的类型片,该怎么走出来。
动作打出新惊喜
“近十年最佳”的权威性
《捕风追影》是那种一开场就能牢牢抓住观众注意力的类型片。
人物出场各有记忆点,故事推进环环相扣,情节、节奏与情绪高度契合。把一部爽片的做对味,正是影片口碑能立得住的基础。
接下来细说。
爽点一,打得爽——动作戏奇观化。
《捕风追影》的动作场面不仅数量充足,更重要的是与剧情紧密贴合,既能提供视觉盛宴,也能制造情绪爆点。每一场动作戏都有明确的故事推动作用,让观众在紧张刺激中保持投入感。
境外雇佣兵出身的“狼王”梁家辉,几乎所有动作场面都用一把折叠匕首完成,短兵相接的设定让战斗张力直逼观众神经;成龙则奉献了被观众誉为近十年最强的动作戏,年过七旬宝刀未老,仍打出了真刀真枪的厚重感。
该上强度的地方上强度,该有规模的地方有规模——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动作戏的凌厉,也具备大银幕的奇观冲击力。梁家辉的“小刀会”刀刀见血,成龙的硬核搏杀凌厉干脆,总年龄超过140岁的两位真·老人,还是能把大银幕的感官优势发挥到极致。
爽点二,看得爽——年轻面孔撑起新鲜感。
在电影院里,年轻观众的比例和热情,直接关系着影片的市场反馈。《捕风追影》在选角上大胆启用年轻面孔,并赋予他们充足的表现空间,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这部影片的观感。
影片中的“养子团”设定新颖,成员颜值在线、动作戏真打实演,在保持了动作片的燃爽节奏的同时,还带来了青春感十足的代入体验。
这些年轻角色不仅是视觉点缀,也是推动剧情的重要动力,充当着年轻观众的情绪共振入口。
爽点三,嗑得爽——角色化学反应拉满。
影片中多条人物关系线则构成了天然的化学反应力场。“老炮”针锋相对、“狼性”父子博弈、双胞胎兄弟的深厚感情……这些关系组合不仅在戏内充满张力,也为戏外的二次创作提供了充分想象空间。
在社交平台上,我们看到许多年轻网友已经开始把《捕风追影》衍生话题玩成热点。比较热门的“角色前后印象表”,是动漫、欧美、同人等圈层中人气较高的二创方向。另外还能看到许多同人图、文、梗图等内容,都是年轻网友钟爱的二创种类。
激发二创的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角色有厚度、有延展性,观众自然而然愿意打开脑洞。
这三重“爽点”不仅为影片赢得了稳定的口碑基础,也证明了影院在高燃场面和沉浸体验上的不可替代性,更为宣发提供了可持续的话题源泉。
宣发玩出新惊喜
制造更多走进线下的动机
当下电影市场总会出现“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现象。观众对市场关注度下降,前期宣发作用被砍掉大半,如果项目没能在出圈黄金窗口期一鼓作气,即便品质过硬也很难再走进大众视野。
但相对的,正因观众更重视品质,若项目能够把握住机会,也会凭借口碑、话题创造超预期的成绩。无论市场如何演变,以小博大都会继续上演。
近年来,一些影片通过“以映代宣”实现逆袭——提前点映积累真实口碑,再借口碑反哺话题热度,实现从小范围口碑到大范围关注的转化。像最近两年逆市破圈的《周处除三害》《好东西》等都证明了这一点。
《捕风追影》同样选择了这条路径。
在上映前半个月,影片率先在上海、广州、深圳三个核心城市点映试水,再逐步扩展至全国范围。第一波观众的热情带动了第二波观众的好奇,口碑渗透效应由此形成。更有意思的是,从《周处除三害》到《捕风追影》,高品质动作犯罪片宣发打法的有效性再次得到验证。
那除了看片还能干点什么?
短视频营销依然重要,但在边际效应递减的当下,越来越多片方开始把精力重新投向线下场景。《捕风追影》亦是其中一员。
犀牛君简单观察了一圈,这部影片的线下宣发基本用上了近两年间行业各类成功玩法。
每代人终究都有自己的“鸡蛋”要领。《捕风追影》在全国多地游乐园随着点映节奏推出cosplay团cos养子团,发动点“想看”送刮刮乐领取周边和电影票活动。以轻巧又具趣味性的互动深入年轻人聚集的娱乐场景,走近目标受众。
又如活用特殊场观影。片方在前段时间策划了发放免费鸡尾酒的“狠燃强爽特殊场”,这一特殊场次的安排也与影片类型强关联,我们观察数据发现,“狠燃强爽”场均人次和上座率显著高于普通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玄学好运要“接”。同为特殊场的“见者发财场”则致敬片中“发财黄金树”元素,观影后礼炮散落金色树叶,现场气氛达到高潮,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观众都主动晒出场内视频。
观影周边玩法沿用了二次元电影的观影特典模式,满足这代人的“集邮”诉求。观众凭票根兑换定制撕拉片——这种新物种周边迅速成为社交平台晒图爆款,增强了粉丝的情感黏性。
这些活动福利与趣味的双管齐下,既能有效促进票房转化,也通过互动赋予观影更多社交属性,使看电影变成一次完整的线下娱乐体验。可以说,第一批入场的核心影迷享受了一场从内容到附加体验的爽感都拉到极致的现场娱乐体验。
从“好看”到“好看+好玩”,观众走出家门、走进电影院的驱动力也就更强了。
电影救市的另一种可能:
中腰部项目的突破口
众所周知,今年电影市场整体走势偏冷,暑期档的回暖更多依赖影片品质慢热,而非头部大片的集中爆发。在这种环境下,中等体量的优质项目成为档期热度的重要支撑力量。
《捕风追影》的一路逆跌则让我们意识到,对于很多非头部项目而言,内容质量决定观众是否愿意进场,宣发创意决定影片能否持续发酵。只有二者兼备,影片的热度周期才可能被真正延长。
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同期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它不仅口碑出色,这部影片热度的持续发酵,也离不开覆盖多个消费场景的联名衍生,成功撬动了许多观众的分享欲。对于自然热度有限的项目来说,找到与现实娱乐的结合点,往往比单纯在线上增加曝光、缓慢传播口碑更有效。
归根结底,看电影本质上是一种线下娱乐。
线上宣发依然重要,但线下互动的存在感也愈发不可忽视。未来片方如果能在不透支口碑的前提下,精准设计现实娱乐玩法,让观影体验变得可参与、可分享,高品质中腰部影片或许会更加迅速地在冷开局中逆转局势。
如果喜欢京广航影视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站内广告是本站能持续为大家服务的立命之本还望顺手支持一下^_^
Copyright © 2019-2024 · 京广航影视 www.szhengjing.com.cn